2023骨科手術機器人行業市場前景及現狀分析
時間:2022-09-15 10:39:00 閱讀:1458 整理:廣州市場調查公司
在國家政策利好、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以及深度學習AI算法的應用和機械輔助硬件升級等因素的影響,骨科手術機器人的需求量和供給量同步提升,推動了我國骨科機器人行業的發展。
骨科手術機器人主要用于脊柱、膝關節和髖關節等假體置換和修復手術,由精準定位系統和操作系統組成,能有效提高手術精準度,縮小創傷面積,減輕病人疼痛以及延長植入假體的使用壽命,同時可由醫生遠程操作,極大地提高醫療資源利用效率。
基于人機交互模式,關節手術機器人可分為被動機器人、半自動機器人、全自動機器人,目前大多數商用關節機器人都屬于半自動機器人;脊柱手術機器人主要分為遙控模式、共享操作模式、監督模式,主流為共享操作模式。
骨科手術機器人行業產業鏈上游為零部件供應環節,主要包括伺服電機、減速器、控制器、傳感器等;中游為骨科手術機器人生產供應環節;下游主要用于各類綜合醫院及骨科醫院的骨科手術。
手術機器人可實現高精度手術,為患者提供更為安全高效的治療;同時,手術機器人可簡化手術操作流程,利于醫生上手,降低醫生培養成本,豐富醫療資源以應對我國龐大的診療需求。此外,在某些手術場景下,醫生需要身穿沉重鉛衣長時間暴露在輻射之下,容易造成職業損傷。利用手術機器人開展手術可以讓醫生遠離輻射環境,優化醫生工作體驗。
隨著人工智能(AI)的發展,應用深度學習的AI算法已被證明在自動識別和視覺處理方面是有效的。采用人工智能指導CT數據3D重建可減少術前規劃工作量。除了AI算法上的升級,操作系統硬件上的升級也為手術機器人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從國內市場來看,骨科手術機器人發展較晚,2016年我國才進行了首次機器人輔助關節置換手術,此后,機器人輔助關節置換手術因其植入物定位的準確度及一致性提高、術后疼痛減少、功能較早恢復而受到市場關注。根據數據顯示,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在2021年數量達到34臺,保持快速增長趨勢。
骨科手術機器人技術經過30余年的發展,成果顯著,精準定位技術精度已達到1mm左右,可明顯減少透視輻射劑量,提高內植物置入精準度,已成功應用于骨科手術的診斷、治療及康復過程,正在不斷地改變著傳統的骨科診療模式。
醫療耗材帶量采購已經全面展開,傳統骨科植入物受到波及,但骨科手術機器人已在18個省市通過審批可采取自主定價策略,預計未來骨科手術機器人將成為新的創收點。廣東、河北、河南等省級醫保局陸續推出貼合本地水平的骨科手術機器人收費編碼,不斷完善收費政策建立行業標準,推動商業化探索,有利于進一步開拓骨科手術機器人的應用。
2023骨科手術機器人行業市場前景及現狀分析
作為硬組織機器人核心細分賽道,骨科機器人也是國內發展最早的賽道。從應用場景看,脊柱外科、關節外科和創傷復位領域手術機器人發展較為成熟,而骨折復位機器人的研發難度較大、研發進展相對緩慢。
2022年,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廠商批量獲批,和華瑞博HURWA、鍵嘉ARTHROBOT、微創機器人鴻鵠、元化智能科技的骨圣元化在2022年上半年均獲批上市,天智航TiROBOTRecon進入臨床試驗階段;脊柱類鑄正左航-300于2022 年獲批。至此,國內骨科手術機器人賽道中,脊柱類和關節置換類分別有6家(含國內天智航和鑫君特)、5家廠商(含國外史賽克MAKO)獲批。
骨科手術機器人相較于內窺鏡手術機器人,在中國市場起步較晚,2021中國采購網相關的骨科手術機器招標案例僅有8件,但骨科手術機器人發展迅速,中國骨科治療需求龐大,且創傷類手術大多依賴于醫生的臨床經驗及解剖認知,手術機器人的介入可以提高定位的精準性、縮短培養成熟醫生的時間。未來,骨科手術機器人在使手術變得精確化、微創化、智能化的同時亦將創造巨大的商業價值。
隨著我國骨科診療水平和手術滲透率的不斷提升,骨科手術量高速增長,高質量的骨科手術需求也將日益旺盛,但相較于北美和歐洲地區,當前我國骨科手術機器人輔助手術在骨科手術市場的滲透率仍然很低。
整體來看,骨科手術機器人市場未來市場空間發展潛力巨大。根據Frost&Sullivan預測,2026年中國骨科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4.5億美金,對應的全球骨科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46.9億美金。然而,除了技術難題,商業化過程中醫院付費能力、醫生學習曲線,都使得骨科手術機器人商業化道路任重道遠。
關注公眾號:
華夏經緯數據科技
更多調研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